混凝土施工工艺(模板支撑体系案例)
2023-06-22
1.模板支撑体系案例
目的:明确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控制流程,提升混凝土工程实体及观感质量,进而提升客户对于工程质量的满意度。
1.1顶板支撑错误做法
顶板水平度极差、顶板平整度:主立杆及龙骨设置不规范,顶板下挠,影响数据指标值,采用剔凿调整。
顶板水平度极差、顶板平整度:木方龙骨交接处无受力立杆支撑,砼浇筑施工导致顶板下挠,出现错台并进行大面积剔凿调整。
1.2剪力墙支撑错误做法
垂直度、平整度:剪力墙加固斜支撑直接固定在内架水平杆上,内模架未设置剪刀撑,扫地杆未通长设置,架体无整体性。
垂直度、平整度:加固龙骨长短不一,受力不均衡,砼振捣后出现大面积涨模现象,影响数据指标,进行剔凿调整。
2.模板施工质量控制(过程复核验收)
(图一)按墙柱线焊接固定支撑点
(图二)按控制线测量墙柱位置
(图三) 测量墙柱垂直度
(图四)测量墙柱垂直度
(图五)测量顶板水平度
(图六)测量梁截面几何尺寸
(图七)墙柱截面几何尺寸测量
(图八)浇筑后模板二次校模
(图九)浇筑后二次顶板水平度测量
3.标准模板做法
错误做法:墙模板背面次龙骨木方格栅间距不均匀且间距过大,对拉螺栓拉结的水平支撑为木方,刚度难以满足要求。
正确做法:墙模板背面次龙骨木方格栅中心间距200mm且均匀布置,六道水平对拉螺栓拉结钢管。
错误做法:墙模板斜支撑的钢管与内支模架连接。
正确做法:墙模板斜支撑不得与内支模架连接,须支撑在可靠支撑点上。
错误做法:墙模板内没有放置可以控制墙柱截面尺寸的顶撑。
正确做法:根据墙柱截面尺寸,订制相应尺寸预制砼块顶撑(长度缩小3~5mm),有效控制墙柱截面。
不合理做法:墙柱端部模板使用镰刀卡拉结加固,浇筑混凝土振捣时很容易造成涨模。
合理做法:墙柱端部模板使用钢管和扣件做抱箍。
错误做法:梁模板加固只在侧梆底部使用镰刀卡,梁侧梆缺少侧面加固木方
正确做法:扣件锁在梁底支撑的钢管上,固定住梁模底梆防止涨模和偏移,梁侧模板增加木方加固。
错误做法:顶板模板支撑立杆顶部U托上的木方只放置一根且偏心,难于保证顶板支撑的刚度和稳定性。
正确做法:U托顶部立放两根木方。
错误做法:顶板模板支撑底部次龙骨木方格栅间距过大且布置不均匀对于顶板。
正确做法:顶板模板次龙骨布置均匀且保证间距,有效控制顶板砼成型质量。
错误做法:厨卫间降板支模体系不完善或拆模时机把握不佳,导致降板处的阳角破损严重。
正确做法:制作定型模板固定牢固,保证模板不跑位、不变形。待混凝土达到强度时再拆模,并及时做好成品保护工作。
错误做法:墙柱钢筋没有放置塑料垫块,无法保证墙柱钢筋保护层厚度。
正确做法:安装墙柱模板之前,按梅花形安装塑料垫块,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
错误做法:楼板钢筋未按线绑扎,绑扎后凌乱无法保证钢筋间距。
正确做法:楼板钢筋绑扎前在顶板模板上弹出墨线,并按线绑扎。
推荐做法:
图一中外墙模板安装完毕,顶端预埋对拉螺栓,浇筑砼后螺栓即固定在墙上;
图二中外墙模板支设后,底端通过预埋螺栓增加一道水平拉结加固,有效控制外墙接茬不齐的问题。
推荐做法:
制作控制楼板厚度的预制混凝土块(要有厚度标识),预制块强度必须高于板砼强度一个等级,预制块内放置一根Ф8钢筋,两端留置长度不小于10cm,并设置两根铁丝(用于顶板模板固定)。
4.标准施工工艺控制要点
4.1材料选用
材料选择标准:
墙、柱模板及梁邦选用复合木胶板(18mm,模板为九层芯板,梁板模板,平板模板使用复合木胶板(15mm,模板为九层芯板))。顶板主龙骨选用100×100方钢;次龙骨选用50×50的方木;剪力墙次龙骨选用50×50方钢;接缝处50×100的方木。
注意事项:方木使用前必须过刨。
4.2施工工艺流程
4.3 配模
要求梁底、梁邦、剪力墙、柱子模板在木工集中加工区按照图纸尺寸配置,用圆盘锯切割,不准在楼面用无齿锯切割。墙、柱模板在集中加工场统一弹线钻洞,每块模板标注正反面。
柱模配置要求采用包压式,对称按图纸尺寸配置,另外两侧按照图纸尺寸+两端模板厚度(36mm)。
柱模顶部与梁端部接触处备阴角木方,防止漏浆,同时防止梁头下沉,固定梁底位置。
框架柱及剪力墙与梁平齐部位,梁帮上部木方不得断开,每边超过柱模边缘不得小于500mm,通长设置,梁邦下部木方断开,柱及剪力墙木方伸到梁邦上部木方下部。
梁与墙柱模板接缝处梁侧面水平备方应过接缝处10cm-15cm,剪力墙侧面阳角备方在梁底位置截断,梁顶备方应与墙顶备方通长设置,保证梁与墙的整体性。
4.4扎设满堂脚手架
按照施工控制线,在梁边及柱边300mm处放置垫板,离地200mm设置扫地杆。
按照主龙骨布置图确定立杆位置,立杆间距为900-1200,立杆距梁边或柱边不得超过300mm(有剪力墙时,距剪力墙端部不得超过300mm建议控制在200~250mm)。
铺设纵横向扫地杆,要求扫地杆必须纵横向设置,必须连接贯通。距地高度不得超过200mm。距地面1.8米(不得小于1.8米)设置纵横向大横杆,调直立杆,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20mm。
4.5梁底、梁邦支设
根据放线员设置的1000标高控制线在立杆上送梁底杆,要求梁端两侧自标高控制线通过垂直钢管向上传递,中间梁底杆通过梁端的控制线调整,若梁长超过4000m时,则梁中起拱高度宜为梁跨度的1/1000~3/1000,起拱不得减少构件的截面高度。
根据施工控制线摆正梁底,梁底用80mm的钢钉固定的梁底杆上,两端均固定牢靠,用铁钉固定在与柱或墙交接处的木方上。通长梁底必须挂通线校正。
4.6剪力墙、柱模板支设
检查柱边及剪力墙钢筋及混凝土,检查钢筋有无偏移情况,根据标高控制线检查楼面混凝土平整情况,若有问题立即通知管理人员安排人员进行整理,要求地面平整度为3mm,标高偏差不得超过5mm。
根据墙柱边线焊接定位钢筋,定位钢筋长度为截面尺寸-2mm。
根据施工控制线在剪力墙及柱边线外侧18mm处固定木胶板。木胶板采用12-15厚的木胶板,宽度50mm.用钢钉固定在楼面上,间距不得超过300mm。模板支设完毕后次龙骨与木胶板压密实。
根据模板螺栓孔的位置设置模板厚度控制预制块,要求预制块设置在螺杆处,偏移距离不得超过50mm。
根据模板施工方案加固模板,每个柱边一道对拉螺栓设置,共5道水平方向龙骨,每道龙骨为双钢管对拉螺栓加固,第一道最上部的对拉螺栓距地200mm,其他间距均为500mm。下部及顶部采用十字扣件与满堂架连接进行校正。
剪力墙主龙骨为六道水平对拉螺杆拉结钢管,最底道距地150~200mm,最上道距离顶板不超过300mm,竖向对拉螺杆最底下三道道间距不超过450mm,上面三道不超过500mm。
模板拼缝处处理
平向对拉螺杆孔中心间距为450mm, 次龙骨为50×50方管(宽度×高度mm);间距为200mm,对拉螺栓两侧加钢管加固,模板接缝处配置50×100木方。
为防止底部涨模,底部两排螺栓采用双螺母,剪力墙底部采用顶托与满堂架连接,连接不得少于2个扣件,剪力墙中上部加固采用顶托或扣件与墙连接,与底部扫地杆用十字扣件连接,且偏离下部剪力墙下部加固点不得超过200mm。大于3000mm剪力墙水平方向两侧设三道斜支撑,间距为1000一道。
墙柱转角位置设置三角加固体系,转角柱必须用钢管扣件体系加固,不能仅用镰刀夹、木方加固。为防止钢管卡子松动,在加固卡子背后增加抗滑扣件。
楼梯口、电梯口及外围剪力墙接缝处必须在原混凝土面粘贴双面胶带,要求双面下返20-50mm,胶带水平粘贴,与混凝土粘接紧密,下部设置顶托或预留螺栓加固。
4.7墙柱验收
模板验收时采用四面挂简易线坠检测,同时检测模板控制线,检查底部是否到位,线坠距地不得超过100mm,上部到顶(可以采用激光扫平仪+卷尺进行复核)。
粱腹板高度≥400mm的中间部位必须加对拉螺栓进行加固,水平间距为450mm,保证梁中间位置不涨模,梁底用于支撑的小横杆必须在梁底部用竖向钢管加顶托做竖向支撑。
梁底立杆距剪力墙的端部不得超过300mm,若为保证满堂架纵横向连接,可以加大,但必须设置独立支撑满足上述要求。
4.8平板支设
立杆间距为0.9~1.2米,立杆底设脚手板,离地20cm设置纵横向扫地杆,横杆步距1.8米。顶板次龙骨间距为20~25cm ,立杆下部设垫板,垫板不得小于150×150mm;
顶板模板次龙骨中心间距为200mm~250mm且均匀布置,有效控制顶板混凝土的成型质量,且U型托伸出钢管不准超过200mm。
剪力墙及柱模垂直度检查合格后,进行平板铺设;在立杆顶部设置顶托,在顶托上部根据主龙骨布置图放置100的方管,要求方管根据平板尺寸确定方管伸出顶托长度,一般为150-200,方管距梁邦的距离不得超过200mm。要求方管与顶托连接紧密不得出现空隙。
4.9平板验收
根据预留放线孔,用激光铅垂仪投射基准点和控制轴线。根据控制轴线,放出每个房间的两条垂直控制线,根据此控制线检查梁底位置在平板下方用激光测评议检查主龙骨上平标高及同一房间的标高极差用水准仪在柱子柱筋上抄测500控制线,辅助检查模板上平及顶板极差,同时此标高作为混凝土控制标高的依据。
天棚采用激光扫平仪过程检查,严格控制天棚平整度在5MM内。
平板铺设时要求节点不得出现错台、大于2mm的缝隙,梁、板模板尺寸一致,接缝平整。
卫生间降板制作可拆卸的定型模板制作牢固,保证模板不跑位不变形,待混凝土达到强度时再拆模,并做好成品保护。
采用插针法检测楼板厚度,并用2.5m长的铝合金刮尺将楼面刮平。
采用水平仪做精确标高控制。
5.样板图示对比
以下图示中打‘×’表示不合格的成品样板,打‘√’表示合格的成品样板。
剪力墙问题描述:存在漏浆、阳角漏振、接缝不平、表面气泡、夹杂、蜂窝、麻面、实测指标超标等。
剪力墙合格要求:表面色泽一致,无漏浆漏振、蜂窝、麻面,接缝平整,棱角方正,线条顺直,各项实测指标合格。
墙柱根部问题描述:存在漏浆、烂根、蜂窝、夹杂等。
墙柱根部合格要求:不出现烂根、夹渣、蜂窝、过振现象。
梁问题描述:存在胀模、漏振、漏浆、蜂窝、麻面等。
梁合格要求:表面色泽一致,无胀模、漏浆、漏振、蜂窝、麻面,阳角线条顺直。
板问题描述:接缝漏浆、凸凹不平,棱角观感差,表面出现蜂窝麻面、气泡、裂缝、实测指标超标等。
板合格要求:表面色泽一致、无气泡,振捣密实、阳角顺直,接缝平整,无裂缝,各项实测指标合格。
6.观感质量缺陷修补措施
涉及混凝土结构修补的,必须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编制施工方案,经监理、项目经理部、品质管理专员审批后按方案执行,本标准中涉及的修补方法仅供参考:
麻面:用清水刷洗麻面部位,充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1:2水泥砂浆抹平
露筋:将外露钢筋上的砼和铁锈清洗干净,用1:2水泥砂浆抹平;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砼剔除,清洗干净,用高一级的细石砼捣实,并认真养护。
蜂窝: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干净,用1:2水泥砂浆修补;大蜂窝,先将松动的石子和突出颗粒剔除,并剔成喇叭口,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透,再用高一级细石砼捣实后认真养护。
孔洞:与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制定补强方案,按批准后的方案处理。梁中孔洞,应在梁底用支撑撑牢,再将孔洞处不密实的砼凿掉,要凿成斜形(外口向上),以便浇砼,然后用水冲刷干净,保持湿润72h,再用高一级微膨胀细石砼捣实后认真养护。
胀模:将偏差值较大的砼凿除,返工重做,凿除时不得将主筋外露,必须凿出的需要做专项修补方案。
收缩裂缝:裂缝刚出现时,如仍有塑性,可采取重新抹压一遍或重新振捣的办法,并加强养护;如砼已硬化,可向裂缝内撒入干水泥粉,加水湿润,或在表面抹薄层水泥砂浆,也可在裂缝表面涂环氧胶泥或粘贴环氧玻璃布进行封闭处理,见下图。
7.管理动作总结
①.混凝土浇筑前,模板、支撑、钢筋安装质量、预埋件等都必须经过监理、项目经理部验收合格。
②.浇筑过程中,模板、钢筋工程必须有专业工种人员跟踪,对每一块顶板、墙柱模板及支撑必须100%检查、调整,监理工程师(两名)必须全程旁站监督,上下各一人。
③.浇筑完成后,楼面不得有脚印及其他印迹。
④.记录最后一道墙柱浇筑完毕的时间,12小时后方允许试拆模板,试拆时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现场查验,拍照记录。
⑤.混凝土结构如发现蜂窝、麻面、露筋、胀膜、裂缝等观感质量缺陷,不得修补;如发现孔洞,必须由总包单位编制专项修补施工方案,经监理、项目经理部、工程管理部审批后,按方案执行。
来源:
微信公众号:平大咨询
- 海南税务登记查询常见问题解答 2024-01-08
- 如何办理医疗器械许可证?最新规定有什么变化?
- 如何办理医疗器械许可证?有哪些专业公司可以提供帮助?
- 如何办理医疗器械许可证?要求和标准是什么?
- 如何办理医疗许可证以及相关费用是多少?
- 如何办理医疗许可证并了解费用标准?
- 如何办理医疗许可证?
- 如何办理医疗许可证?办理要求有哪些?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