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安全管理条例)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简称《技规》)是我国铁路技术管理的基本规章,是铁路各部门、各单位制定各种规程、规范、规则、细则、标准和办法的基本依据,对铁路的基本建设、运输生产和安全管理都起着重要作用。

今天分享一篇优秀论文,带您一起了解下《技规》的前世今生。

《技规》发展回顾

第1版《技规》发布于1950年,之后原铁道部进行了9次修订,以适应不同时期铁路建设和运输的需要。铁路实行政企分开后,2014年总公司制定了第1版《技规》。

一、法律定位

在2013年铁路管理体制改革前,原铁道部属于国家政府部门,《技规》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以铁道部部令颁布执行,是铁路技术管理的基本法规,铁路其他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及各部门、各单位制定的技术管理文件等,都必须符合《技规》的规定。在原铁道部没有明令修改以前,任何部门、单位、人员都不得违反《技规》的规定。

二、修订时间间隔特征

从1950年发布第1版《技规》至2006年发布第10版《技规》,在铁路政企分开前《技规》先后修订了9次,平均6.27年修订一次,最长修订时间间隔为10年2个月(第6版与第7版之间),最短修订间隔时间为1年6个月(第2版与第3版之间)。

修订时间间隔大体分为3个阶段:

第1阶段为第1版至第5版,在建国初期修订,间隔时间较短,均在5年以下;

第2阶段为第6版至第8版,修订间隔时间最长,均在8年以上;

第3阶段为第9版以后,修订间隔时间有所缩短。

《技规》修订间隔时间曲线见下图。

《技规》修订间隔时间

三、篇章结构特征

从前10版《技规》篇章结构变化来看,可以划分为第1版、第2—5版、第6—10版3个阶段,各个阶段内篇章的构成基本一致,其总体结构变化见下图。

《技规》篇章结构变化

第1版

1950年,原铁道部颁布了草案性质的第1版《技规》,分为5编,共计466条,铁路限界附图5幅。主要分为总纲、设备、机车车辆、行车管理和铁路工作人员任用及技术审查办法。

第2—5版

1954年,原铁道部公布了第2版《技规》,并于1956年根据实施中提出的意见修订发布了第3版。第3版《技规》全文含导言,分为4编,共计536条,附图5幅。

1960年的第4版《技规》,全文含导言,分为5编,共计468条,附件10个,附图8幅。1964年的第5版《技规》仅对部分条款,尤其是对安全管理和安全运行办法进行修订补充,第一编中车辆、救援及消防和车站设备不再单独成章;第二编中增加总则,且制动机不再单独成章;第三编中增加总则,且分界点、铁路线路不再单独成章;新增了第四编,信号的显示方式及使用方法。

第6—10版

1972年颁布的第6版《技规》,全文含总则,分为4编16章,共计333条,附件8个,附图8幅。此版结构较之前版本差别较大,主要分为技术设备、行车组织、信号显示和对铁路运输工作人员的要求。

1983年的第7版《技规》,全文含总则,分为4编17章,共计356条,附件9个,附图8幅;1992年的第8版《技规》,全文含总则和附则,分为4编17章,共计355条,附件9个,附图8幅。这两版相较于第6版在结构上的变化仅为在第二编中增加了房屋建筑设备章节。

1999年颁布的第9版《技规》,全文含总则和附则,分为4编19章,共计371条,附件7个,附图9幅;2006年的第10版《技规》,全文分4编19章,共计395条,附件7个,附图21幅。这两版相较于第8版在结构上的变化仅为在第一编中增加了信息系统和铁路用地章节。

1950—2006年,《技规》前后修订9次,总体篇章结构基本相同,说明这种结构符合铁路技术管理的要求,并且具有良好的延续性。同时,为适应不同阶段的铁路技术管理要求,不同版本的具体章节又有所差别。

四、总公司第1版《技规》

随着铁路管理体制改革,为加强总公司技术管理,确保国家铁路能够提供安全正点、方便快捷、高速高效的运输服务,根据国家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总公司在原铁道部第10版《技规》《铁路200~250km/h既有线技术管理办法》《铁路客运专线技术管理办法》等基础上,制定形成了总公司第1版《技规》,于2014年6月29日发布,2014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

①法律定位

铁路实行政企分开后,总公司《技规》的法律地位、效力范围及与行业标准和规范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作为国家铁路技术管理的基本规章,定位为企业内部的基本技术规章,统领总公司各专业技术规章、企业标准等。各部门、各单位制定的技术管理文件等都必须符合《技规》的规定。

②篇章结构

与前10版《技规》相比,总公司《技规》的最大变化是分为高速铁路部分和普速铁路部分两册,填补了我国高速铁路基本技术规章的空白,对原铁道部涉及高速铁路的8个技术规章进行全面清理,新增加了高速铁路内容,并独立成册。每册分别包含总则、技术设备、行车组织、信号显示、附图、附件、缩写词对照表、计量单位符号等几个部分。

第一编技术设备

规定了国家铁路的基本建设、产品制造、验收交接、技术性能、使用管理及保养维修方面的基本要求和标准。

第二编行车组织

规定了与行车相关的各部门、各单位、各工种在从事铁路运输生产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责任范围、工作方法、作业程序和相互关系。

第三编信号显示

规定了信号的显示方式和执行要求。

附图

规定了铁路建筑限界和机车车辆限界。

与原铁道部第10版《技规》相比,总公司《技规》主要增加了200km/h及以上铁路的技术设备、行车组织、信号显示、限界等方面的内容,补充了200km/h以下铁路新技术设备配置和行车组织方式变化的要求。

五、主要特点

①符合企业规章定位

总公司《技规》作为企业规章,不再对社会企业和人员在铁路线路影响范围内的活动进行规定,这些内容按《铁路安全管理条例》执行,删除了第10版《技规》中的“严禁在影响路基稳定的范围内挖沟、引水、耕种、取土和采石采矿”等内容。

②适应技术设备快速发展

自2006年原铁道部第10版《技规》颁布以来,我国铁路技术设备特别是高铁技术设备发生了巨大变化。总公司《技规》大幅增加了高速铁路技术设备的内容,同时对普速铁路线路、桥梁及隧道、通信信号、车站枢纽、机车车辆等设备提出新要求,以适应铁路技术设备的发展变化。

③安全第一、兼顾效率

总公司《技规》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如120km/h及以上铁路要求全封闭、全立交,高速铁路确认列车开行,高速铁路车站不允许设平过道,以及防灾监控系统、安全线设置、施工维修防护、临时限速管理、列尾装置使用、救援设备配备等直接涉及安全的内容,力求全面、准确、规范。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结合铁路技术装备发展的新情况,在技术设备配置、行车作业方式等许多方面还兼顾运输效率。

④注重内容的科学规范与协调一致

总公司《技规》强调要从源头上避免规章不一致的情况。作为企业基本规章,总公司《技规》在统领专业规章、企业标准的同时,注重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协调一致。在具体条文编写过程中,对于应由《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的,严格按条例编写;对于需与设计规范相协调的,相同条款内容保持一致;对于应由专业技术规章规定的,《技规》只作原则规定。

六、实施效果

一是解决了一大批技术难题。如针对高速铁路线路延续进路、确认列车开行、动车组列控车载设备速度统一等100余项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明确意见和解决方案。

二是从源头上解决了规章协调统一的问题。抓住《技规》和《高速铁路设计规范》2个铁路运输、建设最高层次的规章和标准,保持2个文件相同条款完全一致,从源头上进行规范;对于每一项专业技术,《技规》和专业系统规章、专业单项规章各有侧重,相互衔接;对于应在专业规章中规定的,《技规》不作规定或只作原则要求,具体内容由专业规章如《铁路动车组运用维修规程》《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等明确。

三是进一步推动了技术规章体系建设。总公司《技规》实施中,各铁路局相应制修订了高速铁路《行细》和普速铁路《行规》,各部门也修订整合了部分专业技术规章,清理废止了大量临时及失效技术规章;总公司《技规》、铁路局《行细》和《行规》的发布施行,标志着总公司、铁路局层面的基本技术规章已基本健全完善,有利于促进总公司、铁路局两级专业技术规章和站段技术规章的规范化管理,为进一步健全完善适用于总公司铁路企业管理特性的技术规章管理体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内容选自中国铁路杂志2017年论文《我国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发展历程及展望》,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删除。

联系我们

HAINAN QIANSHENG

高先生
19943344499
1114331199@qq.com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金贸东路京华城6栋905